知識產權評估概述
知識產權屬于無形資產,傳統的知識產權是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的總和,它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斷創造出高新技術的智力成果又給知識產權帶來了一系列新的保護客體,如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因此傳統的知識產權在不斷地擴展。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對知識產權的定義,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和相關權、商標、地理標志、工業品外觀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及未披露過的信息。
知識產權評估范圍
遵照我國現行法律與政策規定,并參照國際慣例,知識產權的內容應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版權、計算機軟件、商業秘密、營銷網絡、專營權、商譽等等。對知識產權進行科學的分類,亦有助于確認各種不同的知識產權,并采取科學的評估方法進行評估。
知識產權評估方法:
根據知識產權的特性、評估目的及外部市場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知識產權評估可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及市場法三種。三種評估方法的注意事項:
1、 知識產權評估成本法的注意事項:
(1) 知識產權的重置成本法應包括開發者或持有者的合理利益。
(2) 功能性貶值和經濟型貶值。
2、 知識產權評估收益法的注意事項:
(1) 合理確定知識產權帶來的預期收益,分析與之有關的預期變動、收益期限,與收益有關的成本費用、配套資產、現金流量、風險因素及貨幣時間價值;
(2) 確信分配到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單項資產的收益之和不超過企業資產總和帶來的收益;
(3) 預期收益口徑與折現率口徑保持一致;折現期限一般選擇經濟壽命和法定壽命的較短者;
(4) 當預測趨勢與現實情況明顯不符時,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3、 知識產權評估市場法的注意事項:
(1) 確定具有合理比較基礎的知識產權;
(2) 收集類似的無形資產交易的市場信息和被評估知識產權以往的交易信息;
(3) 依據的價格信息具有代表性,且在評估基準日是有效的;
(4) 根據宏觀經濟、行業和無形資產情況的變化,考慮時間因素,對被評估知識產權以往交易信息進行必要調整。
影響知識產權評估價值的因素:
(一) 知識產權的成本
(二) 機會成本
(三) 預期效益
(四) 使用期限
(五) 技術成熟程度
(六) 轉讓內容
(七) 知識產權的發展趨勢、更新換代情況和速度
(八) 知識產權的市場供需狀況
(九) 同行業同類知識產權的交易方式
|